咨询电话:400-006-9000
联系我们

大禹手绘培训

联系人:吴老师

手机:17791679520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建大南门150米

QQ咨询:505000047

QQ咨询:315560555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考研资料下载

长安大学 | 2012原理与城建史

发布日期:(2019/6/28 15:42:20)   点击次数:1336

2012年 原理与城建史A卷

1、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2、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3、广亩城市美国建筑师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他认为,随着汽车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没有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分散(包括住所和就业岗位)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原则。

4、藩坊南宋时期某些城市中形成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区,成为藩坊。

5、建筑十书《建筑十书》是西方古典时代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全书,也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本建筑学著作。一部西方建筑史就是一部维特鲁威的接受史。

6、雷德伯恩体系在居住区中,把步行道路与汽车路分开,设计一个与汽车道分隔的步行道路系统,通向住宅的后门,这种步行道经过住宅间的公共绿地,再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按照分级的原则设计,主要道路通向支路,在走向尽端路。服务于一小组住宅的局部性道路。

7、三横四直 苏州的别称(南京平江城内的河道和街道一样都是南北4条东西3条直线

8、城市科学以城市总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探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宏观的、综合的战略问题,研究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律等。

9、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10、城乡用地评定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价。

11、鬼市子 即夜间集市,至晓而散,又称“鬼市子”。“夜市”以售卖估衣为主,其他货物鱼目混珠,既有来路不正,也有珍奇物品,更有假货蒙人,所以人们又把夜市称为“鬼市”。

12、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13、关厢指城市建筑密度提高,用地向城门外,沿道路扩张,形成新的城区。

14、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15、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地域环境,在一定的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出的客许限度。

16、文化遗产的内涵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二、简答

1、汉长安修建过程及其平面布局有何特点?略述汉长安平面布局的形成因素。

答:1)汉袭秦制,长安城的建设也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制服务。
长安城并不是一下子建设起来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及防御匈奴奴隶主的侵袭,在建国后七年至惠帝五年,先后20年间逐步形成的。刘邦人关后在建国之初,曾利用处秦代名长安宫的离宫扩建为长乐官,不久又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和北宫,并以此为基础建造长安城官是利用龙首山地形,因地制宜地先建造前殿,而舍弃以前将大殿建在人工夯特的工程浩大的土台上的做法。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建有武器库、粮仓、织室长安原先并无城墙,长安城墙是在宫殿等已建造成后,在惠帝时三次发动民工在冬闲时修筑的。汉高祖刘邦改秦代的离宫兴乐宫为自己的皇官,称为长乐官,但在惠帝之后作为太后起居之用,因位于未央宫之东,故亦称东宫3汉武帝时又在城西修建章宫,还修城内桂宫、明光宫。
为了配合地形及现状,城市平面基不规则矩形,据文献记载:十三顷,城墙高三丈五尺,”这是后十五里,城市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占地共九百七称为斗城。下阔一丈二尺,上阔九尺。”还有记载“城址曲折仿北斗星,5尺一步,人附会,实际上是为了配合渭水河岸的地形。按汉尺每尺合0.23米,300步一里,周长应为22公里。实际探测城址为25.1公里,南为覆盎门、基本上符合。安门、西安西城共有12个城门,东为宜平门、清明门、霸城门,门,西为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是王城旁三门的霸城门。宣平门亦制度。解放后已将各城门的位置探明,并挖掘了其中宣平门、称东都门,是出人最频繁的城门,从东西汉直到南北朝都是主要的城[」。从挖掘资料看,三个门洞保存完整,均宽8米余,间隔4米;每门可容4轨,共12轨(汉代车轨约1.5米)。
通城门的大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 与门道宽度大致相同,中间应为驰道,为帝王专行道路。
城中大部为官殿所占,仅长乐、未央二宫约占1/2,其他尚有桂宫、北官、明
城中大部以有官墙、官门,并有架空道相通。未央宫前殿的台基现尚有遗址。
2、简述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答: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2、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答:(1)城市规划区范围

2)市城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城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

3)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基限现巧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客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等;

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包括城市于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等:

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闲表现戒

7)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一 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4、简述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有哪些?

答:(1)综合增长率法(2)时间序列法(3)增长曲线法(4)职工带眷系数法

5、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哪些规定处理。

答:(1)压力管让自流管(2)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

(3)(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4)分支管线让往干管线

6、简述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少于50个停车位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设一个出入口;50—300个停车位的,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满足视距要求。

2)公共停车场(库)出入口不宜直接与城市干道连接。距公交车站应不小于20米;距城市地铁出入口、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隧道引道端点、桥梁引道端点,应不小于50米;距主要道路交叉口应不小于80米。建设项目沿城市道路最长边长度小于上述规定距离时,经主管部门核准可在适当位置设置出入口。

7、曹魏邺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答:城市中间有-大通向东西士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为两部分。北半部全为统冶阶级专用区域,正中为宫城,其中不之一族举行封建典礼的宫殿建筑和广场。东西轴线南半部为官衙和一般的居住区.划分为若干正方的坊里,有三个市,还有手工作坊,南北向有三条干道,城中的水系是在城西北引漳河水,由三台卜游铜雀苑及宫殿区,分流一部分至坊里区,由东门附近流出城外。也有很多园林。郵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般居民严格分开某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想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里坊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立级当时的等级森严。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 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鬼话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如唐长安城.。

8、试比较唐长安洛阳两京城规划的异同点和后者的改进与问题。

答:相同点:都是由宇文恺负责,布局上基本上都是规整的方形平面,设置坊里,皇城都处于整个城市的北部,坐北朝南。道路系统上基本相似,以对着城门的道路为干道形成骨架,和划分坊里的道路形成方格路网,城内都没有专门的市肆。不同点:洛阳的水运比长安发达,水系也多,而且在建城的时候不是在平地上新建,有很多旧的基础(宫城以西的汉河南县城旧址)的影响,不便建造,坊里就向宫城以东发展,跨过了洛河,形成宫城位于全城的西北角,土轴线也偏于一侧的不对称布局。城市西面无门,整个城市的布局不对称,城门位置也不对称,各城门之间也不对应。道路网没有完全对称,宽度比较适应当时市内交通的需要,没有过多的浪费用地,使城市布局更为紧凑。洛阳的市肆比长安多一个,没有二个集中的市,最大的南市在洛河南岸。

8、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观点可归结为哪几点?他在上世纪20-30年代做过哪几个现代城市规划方案。

答:(1)认为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加剧.已出现了功能性的老朽,且城市中心的交通负担越来越大.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2)摩天楼一 新信仰解决老问题.

关于拥挤的问题用提高密度解决。采用大量性的高层建的的形式能取得很高的密度. .

他认为摩天楼反映时代精神,朝气蓬勃,坚固,雄伟,像过去的教堂一样。

3)合理调整城市各区密度

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和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与整个城市。

4)高效率的城市交通体系

10、简述《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内容

答:宪章分成11小节,对当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作了论述;

1)城市与区域

宪章肯定了雅典宪章所承认的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

(2)城市增长

宪章指出城市的混乱发展有两种基本型式:第一种是工业化社会具有的特色,就是较宣的居民都向郊区迁移。第二种型式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的特色。大批农村住户向城市迁移,大家都挤在城市边缘,既无公共服务设施,无市政工程设施。

3)分区概念

宪章批评了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项基本的社会功能的相互关系和发展。于是为了追求分区请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

4)住房问题

宪章对雅典宪章作了重要补充,它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要争取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要把住房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要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与实施。

5)城市运输

宪章批评了雅典宪章把私人汽车看作交通的决定因素。指出:“将 来城区交通的政策显然应当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公共 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6)城市土地使用

宪章赞同雅典宪章提出的坚持一个立法纲领,以便在满足社会用地要求时,可以有联序地并有效地使用城市土地,井强调“今天仍迫切要求拟订有效的公平的立法,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找到确有很大改进的解决城市土地的办法。

7)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

宪章揭示“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之- 是我们的环境污染迅速加剧,现在已经到了空前的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程度”。

(2)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

宪章指出: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和古迹。一切有价值的说用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而且还变继承颗的文化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及古建筑必须同城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9)工业技术

“技术惊人地影响着我们的装击口先章认为目前由 于技术发展的冲击,出现了依赖人工气族与人工图明的建筑环境,“但建筑设计应当是创造在自然条件下的适合功能要求的空间与环境的过程”,“技术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技术的应用应当是在政府适当支持下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试验的实事求是的结果”

10)设计与实践

宪章认为“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建筑师、规划师与有关当局要努力宣传,使群众与政府都了解“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与文化的不断变化”。

11)城市与建筑设计

宪章批评了雅典宪章关于“建筑是在光照下的体量的巧妙组合和壮丽表演”的观点,指出“在我们的时代,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行在其中生活的空间。

11、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_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 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4市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 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控制性洋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10、上世纪60年代城市化有哪些主要的新的动态特征?

答:城市化职能构成上的改变表现在各产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变化,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空间地域的改变表现在其范围影响的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点形式的改变和一种全新的居民点体系的出现;居民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生活状况发生实质性改变;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中小城市的作用愈发显著,城市型式分为分散性、独立性、低密度;7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企业从集中化向分散化转变,相维迁往郊外,导致市政税源锐减,加剧城市中心衰退,加速城市设施向郊区蔓延,吞食大量良田;70-80年代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都提出内城复苏的建设方案和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迁回内城。

11、巴西利亚规划的构思要点有哪些?有哪些问题?

答:城市平面模拟飞机形象,象征巴西迅猛的发展,高速起飞。机头昂向东方寓示朝气蓬勃,两翼顺应地形弯曲,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城市主轴和两翼成十字交叉,象征巴西是天主教国家,规划手段有运用高速公路先进技术,运用公园绿地湖泊等美化设施,处理好东西主干道的空间布局和突出三权广场上的主建筑群。按规划师刻画的模子生搬硬套地型造成的人工纪念碑,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文化、社会、传统缺少考虑,空洞和缺乏生气,中心在城市中显得过分高高在上。

12、荷兰兰斯塔德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试述其基本空间结构模式?

答:(1)为避免大城市的恶性膨胀,对全国的城市进行了均衡发展的规划布局。

2)兰斯塔德位于荷兰西部,地跨南荷兰、北荷兰和乌德列支三省,是一个由大中小型城镇集结而成马蹄形状的环状城镇群。其开口指向东南,长度超过50公里,周长为170公里, 最宽地带约50公里。中间保留一块大的农业地区、称为绿心。

兰斯塔德各城市几乎都形成于中世纪。兰斯塔德的人口和城镇分布比较集中。它所在三省是西欧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其面积占全荷兰的18.6% ,而人口为45%。兰斯塔德城镇群包括3个50~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10--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乌德列支,哈勒姆、莱登以及许许多多小型城镇和滨海旅游胜地。这些城镇以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德列支为中心,由西部沿海逐新向东南延伸扩展。城镇之间距离一般只有一、二十公里左右,总人口达423万1970年),占荷兰人口的1/3左右。

兰斯塔德的主要特点是把一个大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分开、又联系的有机结构,如海牙是中央政府所在地,阿姆斯特丹是全国金融经济中心,鹿特丹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乌德列支是国家的交通枢纽,也是全国性的活动中心。这几个城市周围的城镇,如菜登,哈勒蛘、希尔维萨姆等,也都分担着各种城市职能,井与城镇群整体保持联系。国外亦有把这种城镇群称为“多中心型”大都市。国外城镇建筑群并不少见但对位于首都周围,井形成有明确职能分工的多中心城镇群来说,兰斯塔德则是独一无二的。

兰撕塔德城镇群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多中心”性质。荷兰在城市规划中控制城市规模的重要经验之一,是采用线形辐射方式发展,井建立“绿心”、“绿楔” 和缓冲带,建立中小城镇。它是通过积极的规划政策引导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布局形式,对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恶性膨胀,解决城市扩建和人口聚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国外多散城市规刘工作者对兰斯塔待的经验给子高的评价。

三、论述

1、开封在宋代的城市道路系统,市肆街道,手工业区,文化娱乐设施布局有何特点?宋开封居住区对汉唐时代严格的坊里制的废除有何意义?绘平面简图。

答:道路系统:城市道路-官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的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多成方格形,也有丁字形相交的,在城里外,罗城内有几条斜街,是城市扩建形成的,街道比长安,洛阳窄,人口密度大。市肆街道:市肆街道不在局限市内,而是分布在全城,与居民区相混杂,沿街,沿河道开设各种商铺,形成商业街,城内也有集中交易的市,手工业区:城市受工业大多建立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上文化娱乐设施:积瓦子,集中杂技,游艺,酒楼,茶楼,妓院的娱乐场所,全城五六处,多出现在城门附近或间市区。严格的里坊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限制了人们经济活动,更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宋开封居住的街巷增加了人们经济活动的自由度,使经济较快发展。

2、上世纪国外步行街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0年代以后其规划形式有何变化和发展?

答:自50年代至8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里,城市商业街区的发展形势,经历了一个从市区到郊外,又回到市区的发展过程。50~60年代,大批中产阶级迁居郊外,市内商业街区日趋萧条,如美国费城东市场商业大街,不少店铺停业,形成一幅衰落景象,繁华的中心区渐趋凋落。美国以购物中心为名的新商业中心,随着居民的外迁,多选在交通便利的郊区。欧洲各国,为适应战后城市边缘扩展新区的需要,多把购物中心安排在城市边缘附近的区

域。

这时的购物中心,除了其固有的商业性以外,对其可能家F的文化性,以及购物环境的舒适性、方便性及安全感都提出了要求。由原来单纯的商店群发展成为设有电影院、儿童游戏场、溜冰场、游泳地等设施和场地的多功能商业、文化,娱乐综合活动中心。为赋予或提高购物环境的文化性,在购物中心设置了个人或小乐队的音乐演奏、时装表演、音乐喷泉、传统民间工艺品展览.风味特色饮食供应、还有机器人漫步于商场之内供顾客询问信息或随意交谈,以及富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喜庆布置及喜庆活动等。美国的大型区域性购物中心有的面积大至12~ 14万平方米。

70年代初,西方爆发了能源危机,给郊外购物中心带来营业的不最气,使人们看到市区商业中心的有利因素。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商业区重返城市”的思南,如上述的费城东市场大街即恢复了旧有的繁荣面貌。

在市内重建商业中心,既不能再走传统商业街的老路,又不能照搬郊外购物中心的模式,故多采用适应城市条件的步行商业街区方式,其中有新建的城市型步行商业街;有利用旧建筑进行改建的步行商业街;有把办公、商店、住宅混合修建并带有步行空间的商业楼;有居住、公务、文化娱乐和商业活动等综合的多功能公共活动中心。这个时期室内商业街继续得到发展。

60年代以后的步行商业区并不是简单的平面布局而是具有多层空间的。新的多层步行街区有的更发展到地下数层,如东京新宿地下街,纽约第五街的地下街等总结现代商业中心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是各种功能各自独立,中期阶段是把各种功能简单地组合起来,近期阶段则把各种功能统一在一一个多功能联合体中。

“人行化”从60年代起已成为复兴城市中心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活跃人民生活,提高城市的社会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严寒地区,建设步行天桥系统也是增加市中心区的活力和吸引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区建设了天桥,即在建筑物的第二层楼上采用密封式玻璃结构的步行桥。在街坊中段,.把建筑物连接起来。自1962年以来,已建成的天桥连接了数十幢建筑,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购物、交通条件,对复兴市中心也起了重要作用。步行街的种类中,有一种是从路线上进行人车分离,即完全禁止车辆,通行的专用步行商业街,只允许公共交通通行的步行街以及准许车辆单向通行的半步行街。另有一种是从时间上限制车辆通行。

3、绘制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并简述其作用

答:(1)合理方配城市用地提供以要依据

(2)保证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3)反映城市性质,功能

4)有利于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城市同持候发展

4、分析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的特点举出两种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模式作具体分析。

答: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1)组团状: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城市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河流、大片森林等分割。这类城市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个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组团之间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2)带状(线状):大多是受地形限制的影响,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发展。这类城市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城市组织有一定优势,但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过大。必须发展平行于主交通轴的交通线。

(3)星状(指状):是多个线形城市的叠加。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

(4)环状: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结果。一般是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呈环状分布。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的扩展压力极大。

(5)卫星状: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中心城市有极强的支配性。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影响。

6)多中心:多种方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果。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的焦点和中心以及小的轴线。




2012年 原理与城建史B卷

一、名词解释:

1、基础产业:在城市经济中,以区外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活动的输出产业。

2、斗城:为了配合渭水河岸的地形,城址曲直仿北斗星。

3、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天守阁:日本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城堡,在军事上有关楼和瞭望塔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城主的居住之地。天守阁是城堡的中心建筑,他不仅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所在地大名或城主政治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5、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弹室:在闾里内设置,专管弹压平民。

5、卫城: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

6、服务半径与公共服务设施分级: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

7、刺桐城:宋元时代起泉州的别称。

8、城市更新:是一种对城市中已不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9、城乡磁体: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0、城市设计:指确定一个城市的活动与目标的总体空间布局,使其具有吸引力并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空间及意象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

11、城市规划法规: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总称。

12、草市:宋代紧邻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区。

13、科学城:专门设置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卫星城。

14、容积率与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不定期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二、简答题:

1、简述城市规划的任务。

答: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2、简述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是多少?

答:(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车行道一般为9米,如果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加至10-14米,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4米左右。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多采用——块板的形式,居住区道路用以划分并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2) 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 (根据敷设管线的要求,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0m),车行道一般为7-9米, 人行道宽度在1.5-2.5米左右。居住区的次要道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

(3居住组团级道路  起着联系居住小区范围内各个住宅群落的作用,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5-7米, 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道路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4)宅间小路  是指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元与单元、连接住宅单元与居住组团级道路或其它等级道路的作用。平时主要是自行车和人行交通,但要满足垃圾清运、救护、消防、搬运等需求。路面宽度大于等于2.5m。(一般2.5-3m)。

3、隋大兴城选址重建的原因是什么?其建设经过、选址布局如何?

答:汉长安历经破坏,难与修复,而且风水不利,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在新地建都不能体现新王朝的新气象,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碱鹵,不甚宜人,汉长安宫般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位和管理也不方便。

4、古代两河流域城市新巴比伦规划布局有何特点?有何成就?

答:城市跨越幼发拉底河两岸,大体呈矩形。由于防御的需要,有两重城墙,内城9门。城市主轴为北偏西。沿大道及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古神庙,成一排一列的布局。其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新巴比伦是当时城市中最富丽的一个。城墙外有深阔的壕沟环绕,甚为壮观。城市规划整齐,路径明确。

5、华盛顿的朗方规划布局构思有何特色?

答:朗方规划是以国会与自宫为中心制定的。朗方把三权分立中最重要的一权即立法机关一 国会, 放在华盛顿的最高处,即琴金斯山高地(高于波托马克河约30米),这是全城的核心和焦点,可以俯视全城。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一条通向波托马克河滨的主轴线、井连接自容与最高法院,成为三角形放射布局,构成全城布局结构中心白宫与国会也在同-轴线上。从国会和白宫西点向四周放射出许多放射状道路通往许多广场、纪念碑纪念馆等重要公共建筑,并且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与方格型相协调的道路系统,、形成许多美丽的街道景观。主要街道很宽,有的宽达50米。一些重要建筑物和纪念性建筑物均各有特色。宏伟壮丽,与绿树成荫的大道相陪衬。从国会大厦开始,正中有一条林荫大道往西伸展,像一条绿带伸展到后来建造的华盛顿纪念碑。纪念碑往北是白宫。纪念碑往西是通过后来修建的狭长倒影池到达林肯纪念堂。整个地区气势宏伟,像一个大花园。林荫大道两旁原来规划为使馆区,后来建了许多博物馆、展览馆。朗方对华盛顿规划的人口规模预计为80万。当时美国全国人口才不到400万,这是一项英明的预测。他的规划思想与设计手法,是受到他生活过的巴黎和凡尔赛的影响。

6、T.Gamier的工业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案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答:TGamnier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工业城市”规划结构进行了研究。他对工业发展所引起的功能分区,城市组群等都作了精辟分析。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体厅、博物馆等。城市生活居住区也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各区间有绿带隔离,交通先进,留有发展余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完全脱离封建社会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7、1942大伦敦规划为何人主持?你理论依据、概念和采用的规划方法是什么?大伦敦规划的4个圈层是那些?试解释City of london与 County of  london的区别。

答:1942年的大伦敦规划由阿伯克龙比主持。

吸收了霍华德与该盖迪斯等先驱规划思想家们关于以周围的城市地域作为城市规划考忠范围的思想。体现了盖迪斯首先提出的组合城市的概念,遵循了盖迪斯所概括的方法,即“调查-分析规划方案”。由内向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区、绿带圈与外圈。

1964-1965间成立大伦敦郡,包括33个区。伦敦郡人均规划绿地面积大幅提高,重点绿化泰晤上河两岸。中心区改造重点在西区与河南岸,并对其做了详细规划。

8、简述确定城市主导产业的以及有哪些?

答:(1)比较优势原则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概念来自于国际贸易学说。绝对优势是指当A国(或个体,下同)生产某种产品比B国有更高的生产率时,A国在这种商品上就拥有绝对优势。而比较优势是指虽然B国在两种商品上的生产效率都比A国要低,但是在一种产品生产率上的差距没有另一种大,那么B国在这种商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除了基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比较优势之外,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也会产生比较优势安求泉然结构足指一个经济体中自然资想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关系如果个地区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采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  劳动力相对匮乏,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采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针对自然资源也是同样的道理,发挥比较优势就可以形成竞争优势,并获得永续的发展。

2)产业的关联效应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存在 着横向及纵向的复杂联系。一个地区或城市所选择的主导产业不仅自身要有较强的增长潜力,还应有较大的“前、后向“关联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推动和诱导其他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并拉动市场需求.进而产生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前向” 关联效应是指一 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为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例如电子行业零部件生产部门对整机生产部门具有前向连锁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的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为由于某产业自身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高而引起提供这些投入品的供应部门相应地扩大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等变化。例如汽车生产部门对零部件生产部门,以及钢材.橡胶等加工业及其上游基础工业部门等具有一系列的后向连锁效应。

9、曹魏邺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答:曹魏邺城說划的土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城市中间有一大通 向东西主受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为两部分。北半部全为统治阶级专用区域,正中为宫城,其中不之一联举 行封建典礼的宫殿建筑和广场。东西轴线南半部为官衙和-一般的居住区.划分为若干正方的坊里,有三个市,还有手工作坊,南北向有三条干道,城中的水系是在城西北引漳河水,由三台下游铜雀苑及宫殿区,分流一部分至坊里区,由东门附近流出城外。也有很多园林。郵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的规测中有重要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5 -般居民严格分开某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想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里坊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立级当时的等级森严。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鬼话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如唐长安城.。

10、为什么说我国周代发生过两次筑城高潮?西周时期有哪些主要城市?各有何不同性质?

答:西汉初年,政治中心在丰编对于黄河卜游,特别是原来商代的中心地区,不便统治,故周武王时,曾明周公在洛阳附近新建王城及成周两个城市,姜股商项民管制与成周,这是第一次筑成高潮。 解放后,在洛阳内部发现东周时代土城强址可能即为周王城。其部分以为润水冲毁,部分在涧水西安,文化遗址 多为东周春秋时代,与该城建于西周不符,故可推断进行丁第一次筑成高湖。主要城市:丰京,销京。洛邑,成周。丰京,镜京:是西周的都城,洛邑监视股顽民,在东周时曾是都城,成周用于集中管制项民。

1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哪些类型?并简述在各项目的规划布局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

12、简述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答: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编制城市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任何新的类别。城市用地分类应采用字母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各采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城市用地分类代号可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13、简述道路绿地率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园林景观绿化率不得小于40% B

(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4)红线宽度大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14、简述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建设现状和使用(2)重大基础设施(3)区域关系(4)市政设施配套(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

三、论述题:

1、明代北京城规划是如何利用和更改旧元大都的?绘示意图说明?明北京规划有何特点?

答:充分体现传统宗法礼制思想: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强调中轴线,其长达8公里,9重门额:外朝三大殿,内廷三大殿,经神武门,景山,地安门而达鼓楼,钟楼:街道以元大都的街道为基础,东西交通因皇城居中而粗隔,外城出现新的东西干道:市肆中心由元大都的鼓楼- 带移至东四牌楼和城南正阳门外,出现集中商业分门类街道和定期集市。居住区划37坊。内为四合院,内城为官宦责族,富商。外城住一般市民: 水系沿袭大都:但运河不再入城)

2、综述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建设有哪些方面突出的成就?

答: 50年代各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大城市周国新城的建设以及各种具有新的刷能的城市如科学城的建立等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医治市中心过于拥挤、城市功能过于复杂、城市负担过重、交通限塞和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故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了许多新城,如英国的坎伯诺尔德、瑞典的魏林比、日本的千里新城、苏联的泽列诺格勒等;但由于规模过小,不能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原因,未能起到疏散大城市人口和缓解城市困境。50年代后期,开始对像伦敦那样的一元化结构体系,即大城市只有一个中心,然后再环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规划布局的做法,提出了异议。促使60年代以后,大城市多中心规划结构的采用和推广。50年代的新建大城市,以印度的过迪加尔和巴西新都巴西利亚为典型。这两个城市的建设,都曾轰动世界。但规划1:都有过分通求形式,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较少考意的缺点。胡鲜平壤的高速度建设,鼓牌了制鲜人民的最命斗志和体现了社会E文国家统一计划,建设的优越性。

这个时期各国对古城、古建筑保护、对市中心和重要商业街区的建设、对居住区的规制结构都进行r新的操索。限造1新的格局形态,空间特征,提商了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文也特征,调足时代要求。意大利罗门的避开古城、另建新成的规划下法是各园古城供鉴的精样。各国的成片成区保护亦各具特色,井注意对乡 土建筑的保护,有的整个村落、整个集镇和整个自然风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险新城市的建设和川城市的改透,各国出现了一些设计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心和商业街。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艺术的繁荣,对塑造城市中心和商业街区的空闻和总体形象起重要的作用,  而城市中心和商业中心的环境特色和它所反映出的文化米质也时时影响脊城市市民的精神而貌和生活情趣。商业街区,在布局形态上,从商业干道发展到全封闭或半封闭的步行街;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坊发展到多功能的岛式步行商业街;从单一平面的商业购物环境发展到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立体化臣型商业综合体;从地面型步行区发展到第层平面系统的步行天桥商业区和地下商业街等等。中庭式商业建筑空间和宅内商业街不仅创造了一种全天候商业购物环境,对于旧城中心区的改造复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保护历史性商业街区,强调文化风貌特色,使城市中心和商业街区倍增风采。

这时许多国家在大城市地区和重婴工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区域规划工作,并有不少国家实现有计划的国土整治。区域规划中的中心地埋论和增长极核理论得到广泛运用。为避免大城市恶性膨胀,50年代的多中心城市集聚区尚“"斯塔德和德国的莱因一鲁尔树立广良好的榜样。这个时期环境学科的兴起和CIAM第十小组的建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历史性变求。它为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刘与建设,览定了理论基础。

3、试论述《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在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答:(一)《雅典宪章》提出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大纲并没有能够有效的解决现代城市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在于对理性主义思想的过分强调。(1)理性主义思想对事物的认识采取的是分解而不是组合的方式,以致城市被分解的支离破碎,城市中截然分区使其成为秩序美与技术美相结合的机械社会,真正的居住机器。而否认了人类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2)理性主义强调要清楚而明确的认知事物。规划师对城市的认识,停留在纯粹的物质空间层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不予理睬,认为城市规划是扩大的建筑学。(3)理性主义所要求的的事物清晰明确,非此即彼和黑白分明等等原则。这正成为现代功能主义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现实相脱离的症结,城市规划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不仅仅是唯一,确定的物质对象,还是活生生的城市社会,丰富的城市生活。

(二)宪章分成11小节,对当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作了论述;

1)城市与区域

宪章肯定了雅典宪章所承认的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

(2)城市增长

宪章指出城市的混乱发展有两种基本型式:第一种是工业化社会具有的特色,就是较宣的居民都向郊区迁移。第二种型式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的特色。大批农村住户向城市迁移,大家都挤在城市边缘,既无公共服务设施,无市政工程设施。

3)分区概念

宪章批评了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项基本的社会功能的相互关系和发展。于是为了追求分区请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

4)住房问题

宪章对雅典宪章作了重要补充,它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要争取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要把住房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要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与实施。

5)城市运输

宪章批评了雅典宪章把私人汽车看作交通的决定因素。指出:“将 来城区交通的政策显然应当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公共 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6)城市土地使用

宪章赞同雅典宪章提出的坚持一个立法纲领,以便在满足社会用地要求时,可以有联序地并有效地使用城市土地,井强调“今天仍迫切要求拟订有效的公平的立法,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找到确有很大改进的解决城市土地的办法。

7)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

宪章揭示“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之- 是我们的环境污染迅速加剧,现在已经到了空前的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程度”。

(2)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

宪章指出: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和古迹。一切有价值的说用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而且还变继承颗的文化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及古建筑必须同城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9)工业技术

“技术惊人地影响着我们的装击口先章认为目前由 于技术发展的冲击,出现了依赖人工气族与人工图明的建筑环境,“但建筑设计应当是创造在自然条件下的适合功能要求的空间与环境的过程”,“技术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技术的应用应当是在政府适当支持下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试验的实事求是的结果”

10)设计与实践

宪章认为“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建筑师、规划师与有关当局要努力宣传,使群众与政府都了解“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与文化的不断变化”。

11)城市与建筑设计

宪章批评了雅典宪章关于“建筑是在光照下的体量的巧妙组合和壮丽表演”的观点,指出“在我们的时代,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行在其中生活的空间。

4、按照道路的分类,论述各自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设计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要求。


分享更多设计&手绘资讯

www.dayushouhui.com

报名方式/Sign Up

报名咨询热线☎:

17791679520(吴老师)

18161831430(梁老师)


QQ咨询1: 505000047

QQ咨询2: 3038565045



微信咨询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咨询报名


梁老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大禹手绘官微

— END —


十年沉淀,拥有完善、自主研发的教学体系
名师荟萃,品质创新,面授教学,禹你一路同行
郑重承诺:手绘一期学不会,二期就免学费
大禹十年品质保证
全国按专业分班教学的手绘设计培训机构
选择大禹赢在起点,胜在未来
海量资料免费领取

大禹手绘
中国北方规模较大,满意度较高的手绘培训机构
《建筑专业》建筑快题精品班、建筑手绘表现班
《景观专业》景观快题精品班、景观手绘表现班
《规划专业》规划快题全程班、规划手绘表现班
《室内方向》室内手绘全程班
《工业方向》工业手绘全程班
软件课程:
3D全程班,犀牛参数化班,bim培训等等
常年开设班次:
春季班/暑假班/秋季班










上一篇:长安大学 | 2013年原理与城建史 下一篇:长安大学 | 2011城市规划原理